新光證券2855統一證高殖利率股票推薦證券開戶平台

 

系統自動摘錄國內外經濟新聞,其新聞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新聞01

5/5 2/5 新冠疫情三年以來,人們對生命健康的關注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醫藥醫療行業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也進一步提升。聖誕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香港證券市場也迎來一家關注度極高的醫療器械龍頭公司—業聚醫療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業聚醫療;代碼:6929.HK)。 業聚醫療是一家專營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及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PTA)手術介入器械的醫療器械製造商,目前已成為一家全球領先的PCI/PTA球囊研發和製造商,也是大中華區最大的PCI/PTA球囊開發及製造商。 業聚醫療於今天(2022年12月23日)在港股上市。在上市之際,業聚醫療董事長、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錢永勛先生,以及業聚醫療執行董事兼運營總監劉桂禎女士在業聚醫療香港總部接受了財華社的專訪,並就上市後如何繼續「服務患者」和「回報股東」兩大目標展開深入交流。 據悉,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界全球頭號致命死因,而冠狀動脈疾病患病率在全球範圍內不斷上升。在被問到為何選擇進入心血管介入醫療器械這個行業時,錢永勛先生表示,其父親、業聚醫療的名譽主席兼創始人錢學雄先生在醫療器械領域擁有50多年的行業經驗,而他本人也擁有大約30年的行業經驗,因此對行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錢永勛先生認為,從企業發展的角度來講,心血管醫療器械領域具有雄厚發展潛力,也是能為股東創造更大回報的行業;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全球心血管疾病患者數量非常龐大,研發及製造創新的心血管器械能無分國界地為人類的健康服務,拯救患者的生命和改善他們的生活,因此具有很高的社會價值。 在服務患者方面,劉桂禎女士表示,按銷量及市場的地域覆蓋範圍計,業聚醫療是大中華區第一大的PCI/PTA球囊開發及製造商,產品銷售到全球逾70個國家和地區,顯示業聚醫療的產品已惠及全球眾多患者。 具體來看,按2021年PCI球囊的銷量計,業聚醫療在日本市場排名第二,在歐洲市場排名第四,在中國境內及美國市場均排名第六,分別佔日本、歐洲、中國境內及美國的PCI球囊市場的市場份額約20%、11%、8%及3%。按2021年PTA球囊的銷量計,業聚醫療在日本市場排名第三,在美國市場排名第四,而在兩地PTA球囊市場的市場份額分別為13%及12%。根據灼識諮詢報告,2021年至2025年中國境內、美國及歐洲的冠狀動脈介入器械市場預計會分別以14.0%、13.1%、10.0%的年複合增長率增長,而2021年至2025年中國境內、美國及歐洲的外周介入器械市場預計會分別以14.6%、11.9%、9.2%的年複合增長率增長。劉桂楨女士補充,因為新的技術可提升手術成功率,使原來不能透過介入手術治療的病患轉化為介入手術個案,相信行業發展有可能比預期更快,因此未來仍有非常可觀的增長空間。 在回報股東方面,劉桂禎女士提到,業聚醫療近年來一直在努力提升業績表現。2019年至2021年,公司的總收入分別為9634.2萬美元、8847.2萬美元、1.16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約為10%;2022年上半年總收入為6885.1萬美元,同比增長超過20%。2019年至2021年,公司的經調整淨利潤分別為695.8萬美元、707.1萬美元、2135.2萬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約達約75%;2022年上半年公司的經調整淨利潤為1234萬美元,同比增長逾12%,過去數年升勢持續。 財華社注意到,業聚醫療在整體競爭優勢領先的同時,公司的結構性優勢同樣明顯,特別是在技術創新、產品研發及品牌價值等方面。 在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方面,業聚醫療在全球主要司法管轄區擁有超過180項授權專利,其中在美國和中國境內分別擁有31項和56項授權專利,並且已在中國境內、日本、美國及歐盟建立了全面的知識產權組合。此外,業聚醫療還擁有豐富的在研產品系列,包括處於不同開發階段的約40款產品,包括16款冠狀動脈介入在研產品、5款外周介入在研產品、8款神經介入在研產品及11款結構性心臟病在研產品等。這些新產品將為公司日後的增長培添動力。 錢永勛先生表示,他相信創新及研發能力鞏固了業聚醫療的市場領先地位,並維持長期增長。公司專注於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包括開發、生產和商業化,因此打造了一支從研發到商業化的綜合團隊。於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公司的研發開支分別為9.6百萬美元、12.6百萬美元及12.1百萬美元。 在這樣的高強度研發投入下,業聚醫療的產品組合涵蓋到PCI手術及PTA手術中的所有主要治療過程。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分別有25款獲PMDA批准產品、24款獲CE標誌產品、14款獲FDA許可或批准產品和16款獲國家藥監局批准產品,截至2021年12月31日,該等產品已獲全球逾70個國家及地區的醫院廣泛採用。 在品牌價值方面,業聚醫療經營歷史悠久,可追溯至2000年,公司產品品質上乘且地域覆蓋範圍廣泛,並且已在全球目標市場中形成了具有良好聲譽及品牌認知度的「OrbusNeich」及「業聚」品牌。同時,業聚醫療現有及在研產品的產品設計可媲美海外銷售的國際品牌產品,在某些情況下創新功能甚至超過這些產品,同時亦滿足患者和醫生的臨床需求。錢永勛先生表示,公司產品在功能和質量的優勢,除了是研發人員的努力成果外,亦源於長時間與醫生的溝通和交流,他們寶貴的意見提高了產品在臨床上的使用價值。未來,業聚醫療將繼續與不同醫療領域醫生及關鍵意見領袖緊密合作,進一步提升品牌認知度及研發能力。 而關於新業務和新產品的發展,劉桂禎女士特別強調,「近年來,業聚醫療在鞏固現有產品線各項優勢的同時,還在積極拓展新業務和新產品,積極培育新的業務增長點。例如,憑藉世界領先的技術和強大的研發能力,我們亦計劃將產品線擴張至新的介入領域,例如神經介入及結構性心臟病介入領域。而此次IPO所得款項淨額的10.8%計劃用於為潛在戰略收購、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及其他業務發展提供資金,旨在擴大我們的產品組合、增強我們的研發能力、擴大我們的醫院覆蓋範圍及提高我們的市場滲透率。」 隨著業聚醫療今天上市,公司將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劉桂禎女士認為,業聚醫療的成功上市,將對公司各方面發展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公司上巿將顯著提升旗下產品競爭力和產能。我們計劃將集資所得款項淨額約30%用於在研產品開發及商業化;約54.2%用於擴大產能;約10.8%用於擴大產品組合及增強研發能力的潛在戰略收購;這些業務擴展策略勢推動業聚醫療再創高峰。」 值得一提的是,在採訪錢永勛先生和劉桂禎女士的過程中,兩位管理層時刻提到「服務患者」和「回饋股東」。正如業聚醫療官網所提到的,公司的願景,「是通過領先技術,改善全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品質」。 對於一家企業來說,登陸資本市場是一個全新的起點,縱觀全球偉大的巨無霸企業,其騰飛的步伐無不是從登陸資本市場開始,而今天上巿,也正是業聚醫療邁向全新里程的好開始。

新聞02

MoneyDJ新聞 2022-11-24 10:03:00 記者 張以忠 報導ODM廠陸續釋出明年資本支出方向,在地緣政治下,各家廠商持續多元布局全球產能、分散風險,同時也觀察到廠商並未因為景氣下行而大幅降低投資,而是在具產業前景的領域持續加碼,特別在5G/伺服器、車用電子等產業應用,擴大產能。 iPhone組裝轉移印度;自建產能攻標案市場 其中,iPhone組裝有集中印度的趨勢,鴻海(2317)為iPhone主要代工廠,今年以來中國動態清零政策下,一定程度影響出貨進度,為降低中國產能比重過高風險,鴻海持續擴充印度產線。另一家組裝廠和碩(4938)印度廠也於先前完工啟用。 儘管印度基礎設施與中國相比仍不夠完善,是許多供應鏈對於前往印度卻步的原因之一,不過根據在印度設廠的廠商指出,印度政府目前對於「印度製造」非常積極,若要參與當地政府標案,或與大型企業合作,都必須符合一定比例的印度當地製造規範。 供應鏈指出,不論是基於分散全球產能、以降低過度集中國的風險,或是著眼印度數十億人口的市場商機,都會吸引越來越多廠商過去,印度供應鏈未來會更加完整。 外界預期,鴻海今年資本支出約達台幣千億元規模,不亞於2021年的923億元水準,鴻海並預期,明年資本支出將會高於今年,其中,以資本支出金額分配來看,中國還是整體資本支出比例最高的地區,海外地區則因應客戶及市場需求,持續拓展台灣、越南、印度、墨西哥、美國、捷克等地產能。 和碩方面,今年投資了北美、東南亞、印度等據點,後續將根據客戶需求,相關投資還會持續進行。 另外,筆電品牌廠宏碁(2353)也布局印度市場,早在2000年就在印度設立桌機自有組裝產線,由於印度規定政府標案要有一半需要在印度製造,宏碁因為提早布局,因此開始享有優先取得標案的優勢。 持續擴大伺服器、車用電子產能 此外,儘管受到通膨、升息影響,經濟環境下行,不過ODM廠明年持續針對發展向上的產業,如伺服器、車用電子,加碼投資,希望透過產品結構的調整,降低PC、手機佔比,優化公司營運體質。 伺服器方面,主攻CSP(雲端服務供應商)客戶的廣達(2382),持續擴充伺服器產能,目前生產據點包括台灣、泰國、美國以及德國,後續都將持續擴充產能,會在年底至明年陸續開出。 緯創(3231)旗下伺服器組裝廠緯穎(6669),客戶幾乎全部來自CSP,因應雲端服務所帶動的伺服器成長所需,以及降低產能集中於中國的風險,預計2022至2024年總產能將擴充5成,包括馬來西亞、墨西哥、台南都有擴產計畫。 英業達(2356)也持續分散伺服器生產基地,目前公司的伺服器產能比重,中國主機板產能佔7成、台灣佔3成,而墨西哥正在蓋新廠,預計今年底前建立五條產線,並於今年底或明年初試產。 英業達今年資本支出約達近台幣80億元,明年持續海外擴產之下,預期資本支出規模會與今年差不多。 車用相關方面,近年以鴻海布局最為積極,在集團的「3+3」新事業中,目前主力發展項目即包括電動車,鴻海電動車長期目標為市佔率在2025年達到5%、並達營收台幣1兆元。 未來全球電動車產能規劃上,鴻海會以BOL模式(Build-Operate-Localize)跟全球當地夥伴建構產能,包括在泰國、美國、台灣展開製造,台灣會與裕隆合作,美國則在俄亥俄州具備產能,年產能規劃50-60萬台,泰國則預計在2024年開出年產能15-20萬台,整體產能會在2023-2024年陸續開出,後續也會在印尼、印度有具體規劃。 至於仁寶(2324),由於越南二廠已經滿載,將持續加碼投資設立三廠,預計2023-2024年逐步開出,主要針對智慧裝置需求。 整體而言,ODM廠基於降低產能集中風險考量,持續投資印度、東南亞等地,同時也著眼於業務多元發展,即便在經濟環境不佳情況下,仍持續布局伺服器、車用電子等站在趨勢浪頭上的產業,為下一波景氣成長做準備。 (圖片來源:pexels)

新聞03

MoneyDJ新聞 2022-12-29 08:36:10 記者 賴宏昌 報導Fortune.com週三(12月28日)報導,高盛(Goldman Sachs)首席經濟學家Jan Hatzius週一指出,美國將避開經濟衰退、持續朝軟著陸方向前進,隨著勞動力市場的再平衡(職缺、失業人數差距縮小),美國薪資與物價壓力將會下滑、通膨率將在2023年底降至3.2%。 Hatzius表示,高盛的研究顯示,美國貨幣政策制約在今年對減緩需求成長方面發揮非常大的作用,但明年將迅速消退。 以Hatzius為首的高盛經濟研究團隊11月18日發表報告指出,美國職位空缺預估將在2023年進一步呈現大幅縮減、外加失業率上揚0.5個百分點,帶動職缺、失業人數差距自2022年稍早的590萬(歷史高點)降至令勞動市場降溫所需的200萬。 高盛預期美國薪資年增率將在2023年底降至4%、略高於與2%通膨目標相符的3.5%薪資年增率。此外,高盛預期美國核心(排除食品、能源)個人消費支出(PCE)價格指數年增率在物品價格下跌的帶動下、將於2023年12月降至3%。 美國11月核心PCE價格指數年增率自10月的5.0%降至4.7%、創7月以來最低。其中,耐久財PCE價格指數年增率自10月的4.0%降至2.7%、創2021年3月以來最低,遠低於今年2月的10.6%。 根據美國勞工部勞工統計局(BLS)公布的數據,2022年10月底職位空缺較當月失業人數多出427.5萬。 美國11月民間所有受薪族平均每週工時減少0.1小時至34.4小時、創2020年4月以來最低。 FactSet資深盈餘分析師John Butters 12月15日撰文指出,分析師預期2022年第4季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股盈餘將年減2.8%,一旦應驗、將創下2020年第3季(年減5.7%)以來首度下跌紀錄。 分析師預期2023年第1-2季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股盈餘年增率將分別達到0.7%、0.3%,2023年全年度盈餘成長率預估為5.3%、高於2022年的5.1%。 美國10年期、兩年期公債殖利率差距被視為債券市場最可靠的美國經濟衰退預測指標之一,這項指標週三報-0.43個百分點、創10月31日以來最高;2022年12月7日報-0.84個百分點、創1981年10月2日以來最低。 根據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官網公布截至2022年12月23日的預估數據(GDPNow),2022年第4季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的美國實質GDP(國內生產總值)成長年率報3.7%、遠高於12月20日的2.7%。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2731雄獅2023存股推薦ptt, 1419新紡殖利率排行推薦ptt, 8210勤誠高殖利率股票推薦ptt

OPEN445RE115EF5EE

 


2023盈溢證券定期定額手續費最低 2023微星存股推薦dcard 2014中鴻2023存股名單推薦2023元大定期定額意思券商比較 2377微星2023存股名單 1905華紙2023存股推薦dcar2023富邦定期定額試算最低 2347聯強2023存股推薦開戶券商ptt 3504揚明光2023存

 

arrow
arrow

    e58tjwf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